欢迎访问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官网!

经济学院new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成果 >> 正文

《贵州日报》理论版刊发我院副院长胡剑波教授理论文章《深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 发布日期:2023-07-12 】

1223AD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发展方式转型这一关键要点,加强理念引领、统筹规划,自觉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党中央高度关注贵州发展,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提出,贵州应继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支持贵州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这要求贵州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以高水平科技产出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大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立足于高起点谋划未来产业发展。贵州依托大数据平台,着力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加快发展以云服务为重点的新一代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大培育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持续推进公共大数据、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养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先进绿色低碳技术改进企业生产全领域流程,提高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生产流程绿色化、低碳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数实融合战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结合新发展理念,做精农业、做强工业、做优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精农业,是指依靠贵州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重点发展精品果业、茶、中药、蔬菜等农副产品,通过建立智慧“绿色农业大脑”平台,对种植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用量进行监管,通过技术化养殖手段的创新与应用,构建清洁畜禽养殖业,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体系。做强工业,是要强化工业地位和支撑作用,引领农业和服务业稳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大技改力度,淘汰落后,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鼓励更多传统工业企业利用节能绿色低碳技术,促进绿色低碳工业逐步发展。引导各地区产能过剩的工业企业进行改革或重组,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促进各种企业差异化发展。做优服务业,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将生态宜人、风景秀丽、文化资源富足的禀赋转化为资产,因地制宜发展“大健康”养生产业和生态旅游业,深化“互联网+旅游”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加大对当地文旅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以此达到通过壮大第三产业来使贵州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式服务体系的形成。

坚持协同推进战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坚持系统观念,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做到精准发力。整合各地区工业研究机构,集中高水平人才,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贵州科研高地;借助贵州大数据中心优势,探索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力,提高数字经济治理水平及治理能力,推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打破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缩小基础设施通达性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促进要素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减少地区间的无序竞争,提升跨地区协作效率;加强区域间经济关联与利益共享,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合作互助等机制,提高地区间人民生活满足感与获得感。灵活使用环境规制手段,合理把握环境规制力度,针对性地解决当地污染问题,不能走“一刀切”的老路子,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生态转型路径,形成借助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带动传统产业新型化、现代化的生态工业发展思路。

坚持开放发展战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拉紧纽带。依托大数据平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深度参与跨境数据流动机制探索,把贵阳打造为绿色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积极参与长江上游城市群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在能源、旅游、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思路,推动原有落后产业朝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加大与渝黔两地在大数据、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力度,打造黔北渝南沿边生态旅游度假带;积极推动中欧班列开行,推动扩大机电产品、绿色低碳化工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出口;合理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转移,化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努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塑造对外开放良好形象。同时多打造如白酒产业、大数据产业、茶叶产业等区域品牌,借助品牌效应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本地企业与省外优秀企业的互动交流。出台相应的招商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企业落户,推动省内工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发展对外贸易经济的同时充分获取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当地企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文系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23RWJD140)阶段性成果)

一审:胡剑波

二审:赵之友

三审:朱红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