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官网!

经济学院new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成果 >> 正文

《贵州日报》理论版刊发我院李勇刚教授理论文章《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 发布日期:2023-06-20 】

(来源:《贵州日报》理论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此,贵州必须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浪潮,坚持科技为先,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助力特色科技强省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切实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

构建科技创新新机制。科技创新重在机制革新,需要充分满足人工智能产业高速迭代和深度融合的工业经济发展诉求。一是健全鼓励支持前瞻性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贵州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坚持服务地方需求和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从创新链的最前端做起,强化基础研究,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和先机。二是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治理机制,建立以知名工业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切实将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结合起来,推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效衔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增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三是着力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各级政府尤其是省市级政府要做好科技创新领域的统筹协调工作,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且更为可行的扶持政策,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打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生态创新环境,营造鼓励基础研究、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全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优良外部环境。

培育科技创新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优质创新资源的聚集地,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加速器。一是重点推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低品位磷矿及其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争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中取得重大突破。二是着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依托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科学院、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等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紧紧围绕健康医药、现代能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等工业经济领域,培育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具有较强科技研发实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切实提升全省工业企业研发能力。三是适当赋予研发团队自主权。出台科学可行管理办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赋予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新型研发机构一定程度的技术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相关权益,释放了全省不同类型研发团队巨大的科技创新活力。

打造科技创新新主体。打造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决定着科技创新模式的优化程度以及决定科技创新的效率,进而决定着经济发展质量高低。一是发挥知名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突出工业知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伟新材料股份有效公司、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贵州省具有较强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研发能力的工业知名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尤其是工业知名企业聚集,将工业知名企业打造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工作,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切实补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要素上的短板弱项;围绕供应链合作、研发能力互补、数据共享、股权投资、人才交流、生态圈打造等方面,构建行业知名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之间形成互动发展格局,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积极融入行业领军企业价值链,成长为相应领域的“技术先锋”。三是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贵州要着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全力打造具有世界水准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为普及科学知识、厚植创新土壤、弘扬科学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助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